甲状腺未分化癌转移治疗新方案:靶向药联合免疫疗法引起高反应率
分类:
甲状腺癌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9-13 16:41
访问量:
75%的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或低分化甲状腺癌(PDTC)患者不存在可瞄准的突变或融合,化疗对这一人群的有效率仅在10%-20%。港安健康国际医疗介绍,2期ATLEP试验的最终数据显示,发现仑伐替尼(Lenvima)和帕博丽珠单抗(Keytruda)的组合在转移性ATC和PDTC患者中能引起高反应率,包括持久的缓解,并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
事实证明,多模式方法可以将ATC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至4至5个月。此外,一项回顾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在PD-L1阳性患者中,仑伐替尼和帕博丽珠单抗的组合产生了75%的反应率。2期前瞻性ATLEP试验(NCT02973997)招募了35名ATC和PDTC患者,他们的血压最高为160/90毫米汞柱,之前没有接受过仑伐替尼超过10天的治疗或之前的免疫检查点抑制。那些肿瘤带有BRAF V600E突变的人被排除在研究之外。
仑伐替尼以3个剂量水平进行检查,20毫克(剂量水平0)、14毫克(剂量水平-1)和10毫克(剂量水平-2),并与帕博丽珠单抗配对,后者以200毫克的剂量作为21天治疗周期的一部分。治疗持续到与免疫相关的RESPONSE标准的疾病进展。港安健康国际医疗指出,3个月的ORR作为研究的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包括PFS、疾病控制率、BOR、OS和安全性。
参与者在治疗开始时的中位年龄为64岁(范围为39-82),60%为男性。此外,17.1%的患者的ECOG表现为0,65.7%的患者表现为1,17.1%的患者表现为2。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处于IVC期或转移期(97.1%),其余的为IVB期疾病(2.9%)。关于先前的治疗,97.1%接受了手术,80%进行了宫颈放射治疗,80%进行了化疗,20.6%进行了放射性碘治疗。
2022年ESMO大会期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可评估的患者(n = 12/35)中,3个月后该组合引起了34.3%的客观反应率(ORR),达到了试验的主要终点。在有反应的患者中,34.3%达到部分反应(PR),60%疾病稳定(SD),5.6%出现疾病进展。
港安健康国际医疗介绍,在27名ATC患者中,仑伐替尼加帕博丽珠单抗达到的ORR为51.9%(n = 14),其中51.9%的患者在2年内达到PR,48.1%的患者达到SD的最佳总体反应(BOR)。在这一组中,该方案的临床获益率(CBR)为100%。在8名PDTC患者中,双重疗法诱导的ORR为75%(n = 6),75%的患者在2年内获得PR,25%的患者获得SD。在这些患者中,使用该方案实现的CBR也是100%。
其他数据显示,使用仑伐替尼和帕博丽珠单抗,ATC患者的中位PFS为10个月,12个月PFS率为41.2%。这些患者的中位OS为11个月,12个月OS率为44%。值得注意的是,25%的患者的缓解期持续了20个月以上。在PDTC患者中,使用双联疗法的中位PFS超过20个月,12个月PFS率为75%。这些患者的中位OS还没有达到,12个月OS率为75%。
在安全性方面,该组合出现的最常见的毒性是高血压(71.4%)、粘膜炎(74.2%)和手足综合征(45.7%),这些都是已知的与仑伐替尼有关的。具体而言,在那些患有ATC的患者中,有11%的患者出现了瘘管,11%的患者出现了动脉出血。
港安健康温馨提示: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仑伐替尼/帕博丽珠单抗组合对甲状腺未分化癌和低分化甲状腺癌患者有效,主要终点已经达到。与历史对照组相比,仑伐替尼/帕博丽珠单抗改善了ATC患者的ORR、CB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25%的人有超过2年的长期反应。想要了解更多癌症新型治疗,具体可咨询港安健康。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处理)
医院推荐
BEST HOSPIT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