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医院大肠癌的治疗原则是怎样
现代人由于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使得大肠癌的患病率不断攀升,大肠癌的防治问题成为一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下面港安健康国际医疗带您了解香港专家介绍的大肠癌的治疗原则。
外科手术为大肠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因此,最理想是由专门处理大肠癌的外科医生作评估。医生会建议患者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CT Scan),以确定:
(1)肿瘤有否侵蚀邻近的重要器官,例如:膀胱、子宫或十二指肠等等。如有,处理上相对较复杂,手术前需作特别详细的计划;及
(2)肿瘤有否转移到其他器官,例如:肝、肺或腹膜。如有,医生会将之归类为第四期的大肠癌。
手术前,不少患者会问:「医生,我的病情属第几期?」其实,在外科医生的角度,在手术前只会关心病情是否第四期(即肿瘤有否扩散),因为无论病情属第一、第二或第三期,处理方法都相同,就是将肿瘤及附近的淋巴结完全切除,减低复发机会,而切除出来的的大肠和淋巴结会在手术后送往病理化验及分析,以确定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倘报告显示肿瘤已扩散至淋巴结,便属于第三期;反之,则属第一或第二期。当然,愈早期的肿瘤,其治愈率愈高,复发机会也愈低。然而,直肠癌的处理则有所不同,详情将在另文解释。
然而,倘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病情已届第四期,即肿瘤已转移到身体其他器官,外科医生的考虑就来得复杂。首先要考虑的是,转移到其他器官的肿瘤能否以手术切除?举例说,一名大肠癌患者出现肝转移,倘转移到肝脏的肿瘤范围不是太大,或肿瘤数量不是太多,我们便可考虑由结直肠外科医生及肝胆胰外科医生同时为患者进行手术。结直肠外科医生负责将大肠肿瘤切除,肝胆胰外科医生则负责将转移到肝脏的肿瘤切除或消融。第四期的肿瘤,若能先以外科手术切除,再配合往后的化疗,其根治机会可大大提高。根据统计数字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大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届晚期,当中有小部分患者仍有机会以外科手术将大肠的原发肿瘤及转移的肿瘤切除,算是比较幸运的一群。
若不幸地转移的肿瘤数量太多或范围太广,无法以外科手术切除的话,医生便要评估:(1)是否值得以外科手术切除大肠的原发肿瘤?(2)应该先切除大肠的原发肿瘤,然后做化疗控制病情?抑或先进行化疗控制病情,然后才动手术切除肿瘤?
一个全面周详的评估应该考虑:(1)大肠的原发肿瘤会否对患者构成短期的生命威胁,例如:阻塞肠道?如果肿瘤体积大,阻塞肠道的风险高,我们便会考虑先以外科手术切除大肠的原发肿瘤,以免往后在化疗期间出现肠道阻塞,届时动手术的风险便会大增;(2)如果肿瘤引起比较严重的失血,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甚至经常要输血,我们也会建议先做手术,然后才进行化疗。
相反,如果大肠的原发肿瘤体积小,引起肠道阻塞和贫血的风险低,医生一般都会建议病人先做化疗。因为在此情况下,真正对病人生命构成威胁的并非大肠的原发肿瘤,而是已经大范围转移到其他器官的肿瘤(例如:肝或肺),这些转移的肿瘤需以化疗控制。如果患者先接受手术,则要等上三至四星期才适合进行化疗,这样反而会延误化疗的时机。
至于另外一部分患者,病情已届末期,身体亦非常虚弱,可以说生命正在倒数中,若肿瘤并无构成肠道阻塞的风险,医生一般不会在这阶段替患者做一个并无实质帮助的手术,徒添患者的痛苦。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请点击在线专家咨询或者拨打港安健康国际医疗热线4008866641进行咨询。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