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家讲述子宫内膜癌的分期
了解疾病的分期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积极的指引作用,根据肿瘤所处的不同期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下面港安健康国际医疗带您了解香港专家介绍的子宫内膜癌的分期。
一、分期
子宫内膜癌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第一型和第二型 (type I and type II)。第一型与雌激素相关 (estrogen-dependent)多半发生在较年轻病患,而第二型则与雌激素无相关性 (estrogen-independent)较常发生于年龄较大妇女。第一型的病患一般会先有内膜增生 (endometrial hyperplasia)的病灶,如果内膜增生的细胞有化生不良现象(atypia)则有20%的机会在10年内转变成子宫内膜癌。第一型的病例占了全部内膜癌的90%,第二型的病仅占10%。
子宫内膜癌的期别判定是必须在手术后依照病理报告的结果来决定期别 (这和子宫颈癌不同,子宫颈癌是在手术之前就会判定好期别)。一般而言在全世界,子宫内膜癌80%是属于第一期,以下将每个期别列出:
第一期
IA: 肿瘤局限于内膜层
IB: 肿瘤侵入至肌肉层,但深度 < 50%
IC: 肿瘤侵入至肌肉层,但深度 < 50%
第二期
IIA: 肿瘤侵犯至子宫颈腺体组织 (endocervical glandular involvement)
IIB: 肿瘤侵犯至子宫颈实质组织 (cervical stromal invasion)
第三期
IIIA: 肿瘤侵犯到子宫外层的浆膜 (serosa)组织,或是侵犯到卵巢附属器,或是腹膜液含有恶性细胞
IIIB: 肿瘤转移至阴道
IIIC: 肿瘤转移到骨盆腔淋巴腺群 , 或主动脉旁淋巴腺群
第四期
IVA: 肿瘤侵犯到膀胱或是直肠的黏膜层
IVB: 肿瘤有远程转移 (包括腹腔内肿瘤转移或是有腹股沟淋巴腺转移, intraabdominal metastases or inguinal LN metastases)
二、治疗
非远处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基本治疗为根治性子宫切除,手术后是否应做进一步治疗主要取决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和组织分级。
(一)符合以下所有条件的子宫内膜癌不需术后进一步治疗。
IA期或IB期且组织分级为1级或2级;
癌症局限于子宫底;
无淋巴或血管内侵润;
无淋巴结转移。
(二)有以下情况的子宫内膜癌是否需做术后进一步治疗尚无定论,大多数专家建议术后放疗。
IC期;
II期;
无淋巴或血管内侵润;
无淋巴结转移。
(三)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的子宫内膜癌需做术后进一步治疗。 组织分级3级(除IA期);
III期;
IVA期。
三、生存期
癌症的治疗在不断的进步,病人的预后也在不断的改善,由于很多新的治疗尚无对长期生存期影响的具体数据,以下给出的结果是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以供参考。
IA: 五年平均生存率为90%,绝大多数病人都会被治愈;
IB: 五年平均生存率为90%,绝大多数病人都会被治愈;
IC: 五年平均生存率为81%,大多数病人都会被治愈;
IIA: 五年平均生存率为80%,大多数病人都会被治愈;
IIB: 五年平均生存率为72%,大多数病人都会被治愈;
IIIA:五年平均生存率为63%,大多数病人都会被治愈;
IIIB:五年平均生存率为39%,有些病人有可能被治愈;
IIIC:五年平均生存率为51%,有些病人有可能被治愈;
IVA:五年平均生存率为20%,很少数病人有可能被治愈;
IVB:五年平均生存率为17%,治愈的可能性很小。
阅读完以上文章的内容,相信您对香港专家介绍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有了初步的了解,如果您对此还有任何疑问,请点击在线专家咨询或者拨打港安健康全国免费热线400-886-6641。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