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鼻咽癌的成因有什么
鼻咽癌少发生于欧美国家的白种人以及黑种人,即使亚洲的日本人、韩国人一样少见,但对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各省及台湾地区,却是非常普遍性的一种上皮癌症,从几岁大到八十几岁都可能罹患,其中以四十五岁上下的人罹患率最高。因为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得此癌症,而且好发于正值人生最辉煌灿烂的壮年期,对国家社会及家庭伤害之大可想而知。下面港安健康国际医疗带您了解鼻咽癌的成因。
1、种族易感性:
①高发区人群迁居远地,后裔仍保持高发病率。美国:华裔NPC发病率为白人的21倍。上海:广东籍与非广东籍人相差2.6倍。
②语系方言:广州方言发病率高。潮州客家方言低于亚洲高发区,相差12~47倍。
③NPC主见于黄种人,欧美白种人少见。瑞典:发病率是男0.6,女0.3,占全身恶瘤的0.21%~0.29%。与亚洲高发区相差12~47倍。
2、遗传因子:
鼻咽癌病人常伴随有特殊、会遗传的白血球抗原系统。另外新加坡得鼻咽癌的华人,其体内控制两种红血球酵素的遗传基因与常人有别。此外在同一家族常发现有很多人得鼻咽癌,在台湾有孪生兄弟都得鼻咽癌;也有鼻咽癌病人的九个子女虽彼此不同住,却有五个为鼻咽癌患者。如果一等亲当中有人得鼻咽癌,根据统计其罹患鼻咽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19.2倍。倒是很少看到夫妻档都得鼻咽癌,这些现象支持鼻咽癌可能与遗传有关,而与传染无关。有报告指出,可从人体分离出一种基因(会遗传给下一代),该基因负责亚硝基胺(一种致癌物质)的代谢,使其变成更强的致癌物,而在兔子的实验,此种基因所主导的产物,可出现于鼻咽的上皮。推测高危险群,易得鼻咽癌者,可能其主导代谢亚硝基胺的基因发生构造上的异常,使得代谢酵素的表现也有问题,因而导致鼻咽癌。最近我们的研究发现,第1、3、9、11、12、13、14、17对染色体的致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可能参与鼻咽癌的形成。
3、EB病毒感染:
鼻咽癌病人血清当中,对抗一种叫EB病毒有关抗原的抗体力价比正常人、或其他头颈部癌症病人高出很多。EB病毒的抗体力价随着不同检验试剂,有不同的标准。以香港养和医院的检验室为例,在鼻咽癌病人,有70%其anti-VcA IgA 的力价高于1:10,但是正常人也有14%高于1:10,另外anti-VcA IgA较不准确,其力价往往高于1:640,即使正常人的力价也是很高,主要是因为小时候几乎每个人都感染过EB病毒,所以血液中验出EB病毒的抗体,是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并不等于罹患鼻咽癌。即使几乎所有的鼻咽癌细胞都存在有EB病毒,到目前为止,仍无法证明EB病毒直接引起鼻咽癌。
阅读完以上文章的内容,相信您对鼻咽癌的成因有了相应的了解和认知。港安健康提示您:了解了鼻咽癌的成因之后相信您对于鼻咽癌的预防措施有了一定的了解。远离成因,就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如果您对此还有任何疑问,请点击在线专家咨询或者拨打港安健康全国免费热线400-886-6641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