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靶向新药Avapritinib已进入香港临床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来源于胃肠道的一种间叶细胞的肿瘤,占全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约6%的新诊断GIST患者具有PDGFRA外显子18突变。港安健康资料显示,我国香港地区引进的靶向新药Avapritinib(Ayvakit)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GIST的精准疗法,适用于携带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基因18号外显子突变(包括PDGFRA D842V突变)的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GIST成人患者。
治疗案例:H先生从某天开始,他逐渐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等症状,他以为是胃不舒服,但是服药后症状没有减轻,到后来甚至可以摸到腹部有包块,他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是患了胃肠道间质瘤。随后H先生在医院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后,病情没有稳定下来,反而继续恶化了。他听病友说有一种叫Avapritinib的新药治疗效果不错,于是想尝试一下,不过这个药内地还没上市,于是他联系到港安健康国际医疗请求帮助。
港安健康医疗顾问告知H先生Avapritinib已经在香港引进,内地患者有机会通过港安健康国际新药绿色通道申请用药。经过专家对H先生的初步前期评估,他也符合申请用药的条件。在港安健康的帮助下,H先生很快就顺利抵达了香港并入住了私立医院接受治疗。港安健康为H先生匹配的著名专科肿瘤医生为他做了全面的检查,又跟他做了详细的沟通之后,最终制定了一个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H先生的病情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加上其他的辅助治疗手段,其肿瘤也慢慢开始缩小了。
Avapritinib药物介绍
商品名:Ayvakit
药品名:Avapritinib
生产商:Blueprint Medicines
咨询方:港安健康国际医疗
Avapritinib是可选择性和强效地抑制KIT和PDGFRA突变激酶。该药是一种I型抑制剂,旨在靶向活性激酶构象;所有致癌激酶都通过这种构象进行信号传导。Avapritinib已被证实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相关的KIT和PDGFRA突变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包括针对与当前批准疗法耐药相关的激活loop突变的强劲活性。与已批准的多激酶抑制剂相比,Avapritinib对KIT和PDGFRA的选择性明显高于其他激酶。
Avapritinib的获批基于NAVIGATOR试验的结果,试验涉及43名携带PDGFR-alpha外显子18突变的GIST患者,包括38名PDGFR-alpha D842V突变的GIST患者。参与者每天口服一次Avapritinib,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结果显示总体响应率(ORR)为84%,其中7%达到完全响应,而77%达到部分响应。在具有PDGFR-αD842V突变的患者亚组中,ORR为89%,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分别为8%和82%。FDA指出,虽然未达到反应的中位持续时间,但有61%的外显子18突变的应答患者应答时间持续了六个月或更长时间。
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为水肿、恶心、疲劳/乏力、认知障碍、呕吐、食欲下降、腹泻、发色改变、流泪增多、腹痛、便秘、皮疹和头晕。
港安健康温馨提示:抗癌新药Avapritinib在内地尚未上市,内地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如有治疗需求,可以联系港安健康,预约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经验丰富的香港医院和医生进行治疗。港安健康已经为内地患者开通了前往香港就医的的绿色服务通道,能够为患者香港就医提供一站式的就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