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Erdafitinib+Cetrelimab方案治疗尿路上皮癌_总缓解率数据令人惊喜
港安健康2021年10月27日讯:近日在2021年欧洲医学肿瘤学会(ESMO)虚拟大会上公布了1b/2期NORSE研究(NCT03473743)的结果。该研究在不适合顺铂化疗、携带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FGFR3或FGFR2基因改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UC)患者中开展,正在评估FGFR激酶抑制剂Erdafitinib与PD-1抑制剂Cetrelimab联合治疗方案,并与Erdafitinib单药治疗方案进行对比。顺铂是当前治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一种标准护理疗法。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Erdafitinib+Cetrelimab方案在患者中显示出强大的临床活性和缓解深度,其总体安全性通常与Erdafitinib单药治疗一致,并与已批准的抗PD-1疗法的已知安全性相一致。
数据分析时,在19例接受Erdafitinib+Cetrelimab治疗的患者中,研究调查员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为68%(95%CI:43-87),其中21%(n=4)为完全缓解(CR),47%为部分缓解(PR)。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RECIST v1.1)的缓解评估标准进行评估,疾病控制率(DCR)为90%(95%CI:67-99)。在18例接受Erdafitinib单药治疗的患者中,ORR为33%(95%CI:13-59),其中1例患者为CR,28%(n=5)为PR,DCR为100%(95%CI:82-100)。
该研究中,Erdafitinib联合Cetrelimab治疗(n=24)的安全性与Erdafitinib单药治疗(n=24)的安全性基本相似,最常见的治疗期不良事件(AE)为高磷血症(Erdafitinib+Cetrelimab组 vs Erdafitinib单药治疗组:58% vs 58%)、口腔炎(54% vs 63%)、腹泻(42% vs 50%)、口干(58% vs 21%)、皮肤干燥(38% vs 21%)和贫血(25% vs 25%)。Erdafitinib+Cetrelimab组12例患者(50%)、Erdafitinib单药组9例患者(38%)发生3-4级不良事件。在Erdafitinib+Cetrelimab组中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为口腔炎(n=3[12.5%])、脂肪酶升高(n=3[12.5%])和疲劳(n=2[8.3%]);在Erdafitinib组中为贫血(n=3[12.5%])和一般身体健康恶化(n=3[12.5%])。
港安健康医疗知识科普: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是一个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可以被多种类型肿瘤中的基因改变所激活,这些改变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生长和生存率的增加。尿路上皮癌(UC)是最常见类型的膀胱癌,约占所有膀胱癌病例的90%以上。大约20%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存在FGFR基因改变。目前,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标准疗法是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但是,超过50%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可能没有资格接受顺铂治疗,强调需要新的治疗方案。新诊断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备选方案包括不同的化疗方案或PD-1抑制剂,后者可以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Erdafitinib是一种每日口服一次的FGFR激酶抑制剂,于2019年4月获批:用于携带特定FGFR基因改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UC)成人患者。具体为:携带易感FGFR3或FGFR2基因改变、并且接受至少一种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含铂化疗12个月内)病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UC成人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Erdafitinib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种FGFR激酶抑制剂。该药适应症的进一步批准将取决于确认性研究中临床疗效的验证和描述。之前,FDA分别为在2018年3月和2018年9月授予Erdafitinib突破性药物资格(BTD)和优先药物资格。
Erdafitinib被专门批准用于治疗肿瘤中携带FGFR3或FGFR2基因改变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在美国,据估计每年确诊多达3000例携带FGFR基因改变的UC患者。FGFR基因改变可通过FDA批准的伴随诊断试剂盒检测。癌细胞已扩散至身体远端的IV期转移性膀胱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目前为6%。
如想了解关于Erdafitinib+Cetrelimab方案治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更多信息,可咨询港安健康的医学团队。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