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黑色素瘤新型免疫疗法tebentafusp 2021治疗数据公布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的黑色素瘤,会严重影响视力。港安健康国际医疗指出,多达50%的患者最终会发展为转移性疾病。当癌症扩散到眼睛以外时,只有大约一半的患者能存活一年。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通常预后较差,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法。癌症免疫疗法协会(SITC)第36届年会上,新型T细胞受体(TCR)双特异性免疫疗法tebentafusp最新研究数据公布。
在tebentafusp联合检查点抑制剂mCM的1b期试验中,其中大多数患者以前接受过抗PD(L)1治疗,tebentafusp(68mcg)+durvalumab(20mg/kg)使用和使用/不使用tremelimumab(1mg/kg)在研究的双联和三联臂中均被耐受。tebentafusp在先前接受过抗PD(L)1治疗的mCM患者中的临床活性的初步证据,目前尚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包括76%的1年总生存率(OS)。在对既往抗PD(L)1治疗无效(定义为疾病进展的最佳反应)的mCM患者中,1年OS率为61%。
在这次大会,研究人员以先前发布的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生存数据为基础,结合tebentafusp与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先前接受过抗PD(L)1治疗的转移性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结果。在这个预后不良且需求未得到满足的人群中,使用tebentafusp与检查点相结合的治疗导致76%的一年总生存率。
港安健康国际医疗表示,在通过2期和3期tebentafusp单药治疗mUM试验的肿瘤活检免疫组织化学对基线gp100蛋白表达进行的新分析中,研究人员观察到高和低gp100蛋白肿瘤表达的OS益处。此外,还观察到高和低gp100蛋白肿瘤表达的循环肿瘤DNA(ctDNA)减少,而基线时的高gp100表达与更大的T细胞浸润到肿瘤中以及更大的IFNg、颗粒酶B和穿孔素表达相关。
让人感到鼓舞的是,在这项基于免疫组织化学的新分析中,tebentafusp在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生存获益与基线gp100肿瘤表达无关。即使在gp100蛋白表达较低的患者中,这种益处也很明显,这可能反映了TCR双特异性平台的高灵敏度,该平台可能能够识别目标表达非常低的癌细胞。
Tebentafusp是一种新型双特异性蛋白,由与抗CD3免疫效应功能融合的可溶性T细胞受体组成。Tebentafusp专门针对gp100(一种在黑色素细胞和黑色素瘤中表达的谱系抗原),是第一个使用Immunocore的ImmTAC技术平台开发的分子,旨在重定向和激活T细胞以识别和灭杀肿瘤细胞。
此前,Tebentafusp已获得优先审查;实时肿瘤学回顾;突破性疗法称号;快速通道指定;以及美国FDA指定的孤儿药;欧盟的孤儿药地位;和有希望的创新医学(PIM)指定在英国早期获得药物计划下治疗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Tebentafusp还获得了EMA的CHMP的加速评估。
港安健康国际医疗表示,研究数据显示Tebentafusp联合免疫疗法治疗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具有一定的潜力,有望为这种难治性罕见肿瘤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期待该疗法能够获得更好的试验结果,尽快获得批准并应用于临床,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肿瘤最新治疗方法,具体可咨询港安健康。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