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免疫疗法耐药新方案_Sotigalimab联合治疗反应持久
港安健康国际医疗指出,患有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患者,如果在接受抗PD-1方案时出现耐药性、进展性疾病,那么他们可以选择的挽救性治疗方案较少,且效果不佳。根据一项2期试验的数据显示,在对PD-1免疫疗法耐药的黑色素瘤患者中,Sotigalimab和Nivolumab的联合疗法引起了持久的反应,并且具有合理的安全性。
港安健康科普
研究性药物Sotigalimab是一种源自APXiMAB的人源化IgG单克隆抗体,针对CD40。该药剂与CD40上的人类CD40L结合域结合,以模拟自然的CD40L信号传递和作用。Sotigalimab与其他CD40激动剂单克隆抗体不同的是,它被独特地设计为与FcyRllbl有更高的结合力,这导致了Fc携带细胞的交联和效力的增加。在另一项正在进行的研究中,发现该制剂作为单项疗法用于对免疫疗法耐药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时,具有活性和安全性。
Sotigalimab临床试验动态
在近期医学会议期间公布的研究(NCT03123783)数据中,研究人员试图检查Sotigalimab与Nivolumab联合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要符合入选资格,患者需要患有复发/难治性疾病,并在接受抗PD-1或抗PD-L1治疗后确认疾病进展。进展的确认需要通过相隔4周或更长时间的连续肿瘤测量来记录。
此外,研究治疗应在接受最后一剂抗PD-1/PD-L1治疗后8周或更早开始。如果在治疗期间没有进展,并且最后一次治疗是在研究开始前3个月以上进行的,则允许先前的抗CTLA-4治疗。在研究的剂量递增部分,静脉注射(IV)Sotigalimab的剂量为0.03毫克/千克、0.1毫克/千克和0.3毫克/千克,与静脉注射Nivolumab联合使用,后者每21天给予360毫克,采用3+3设计的患者队列。Sotigalimab的最大安全剂量被确定为0.3毫克/千克,并已确认了在1期研究中确立的该药的2期推荐剂量。
近日,研究人员报告了在抗PD-1/PD-L1治疗中出现疾病进展的黑色素瘤患者的2期扩大队列的数据。共有33名患者被确定为可评估疗效。在这个群体中,中位年龄为61岁(范围为32-83),大多数患者为男性(57.6%),ECOG表现为0(75.8%)。此外,港安健康国际医疗介绍,78.8%的患者接受过1次治疗,15.1%接受过2次治疗,6.1%接受过3次治疗。疗效人群中最常见的组织学是结节性恶性(33.3%),其次是尖锐湿疣(18.2%)、浅表性扩散(15.1%)和恶性湿疣(6.1%)。此外,27.3%的患者组织学信息缺失。所有入选的患者之前都接受了抗PD-1/PD-L1疗法的治疗,并且在进入研究时有转移的部位。
Sotigalimab最新疗效数据
在33名可评估的患者中,该双联疗法的客观反应率(ORR)为15.2%(95%CI,6.2%-29.3%);这包括15.2%的部分反应(PR)率和33.3%的疾病稳定率。此外,51.5%的患者出现了疾病进展。从首次记录的部分反应到研究结束的反应持续时间为6个月至25个月不等。
安全性人群包括38名接受了至少1个剂量的Sotigalimab并被确定为可评估安全性的患者。95%的患者报告了任何级别的不良反应(AEs)。尽管29%的患者经历了3级或更高的AEs,但大多数AEs的严重程度为1级或2级,并且是暂时性的。15.8%的患者出现了严重的AE,但没有一个被确定为与Sotigalimab或Nivolumab有关。没有任何治疗中止或死亡是由于AE引起的。港安健康国际医疗指出,双联疗法观察到的免疫相关AE与Nivolumab单药治疗的情况相当。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AEs(TRAEs)包括热射病(63.15%)、疲劳(52.63%)、寒战(50.00%)、恶心(39.47%)、瘙痒(34.2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26. 3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21.05%),头痛(21.05%),皮疹(18.42%),呕吐(18.42%),关节痛(15.78%),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15.78%),肌痛(15.78%),碱性磷酸酶升高(13.15%),和腹泻(10.52%)。10%或以上的患者出现的与单用Sotigalimab有关的1级或2级TRAE为热射病(28.94%)、寒颤(21.05%)、恶心(18.42%)和疲劳(10.52%)。3级或更高的Sotigalimab相关TRAE包括热射病(2.63%)、ALT升高(2.63%)和AST升高(2.63%)。
其中,研究人员分享了一个具体案例,一名54岁的患者在2013年被初步诊断为粘膜黑色素瘤。这名患者随后接受了几次手术和复发的放射治疗。2017年,开始使用Ipilimumab+Nivolumab,共3个周期;之后因为耐受性问题,使用了单药Nivolumab。患者在Nivolumab维持治疗约10个月后获得稳定的疾病,但随后在多个部位出现快速进展,并显示出乳酸脱氢酶升高。随后,该患者接受了Sotigalimab和Nivolumab的联合治疗,在治疗2个月后,他们取得了PR,随后所有靶病变都得到了解决。这名患者完成了大约11个月的双联治疗,并维持了超过25个月的PR,不需要额外的治疗。
港安健康温馨提示:最新研究表明,在对PD-1免疫疗法耐药的黑色素瘤的患者群体中,Sotigalimab+Nivolumab联合疗法可以反复给药超过1年,具有合理的安全性,输液反应的报告发生率低。希望这款新药能够早日上市,尽快应用于临床,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癌症肿瘤的最新治疗方法,具体可咨询港安健康。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