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化疗无效用什么药?免疫治疗Nivolumab长期生存数据出炉
长久以来,接受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对于一线化疗后病情进展的患者,有效的治疗选择仍然有限。港安健康国际医疗指出,与化疗相比,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有临床意义的生存获益、持久反应和良好的安全性,已成为铂类化疗或化疗后病情进展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在两项III期试验(CheckMate017和CheckMate057)的五年长期数据中,免疫治疗Nivolumab与多西他赛相比,分别改善了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鳞状和非鳞状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良好的安全性。
港安健康补充阅读:香港进口免疫治疗药物:Nivolumab(Opdivo)说明书
Nivolumab临床试验进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COGPS≤1、一线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出现进展的患者(N=854;CheckMate017/057汇总)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免疫治疗Nivolumab(3mg/kg,每2周一次)或多西他赛(75mg/m2,每3周一次),直到出现进展或不可接受的毒性。两项试验的主要终点均为OS;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试验还进行了探索性地标分析。
研究人员根据RECISTv1.1对患者进行肿瘤评估,评估时间为基线、9周、治疗第一年内每6周一次,之后每12周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接受nivolumab治疗后停止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连续接受生存期随访,停药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
港安健康国际医疗解释,安全性评估贯穿整个治疗期间和两次随访,分别在最后一次给药后100天内或交叉治疗开始前进行。在最后一次用药100天后,对持续出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的患者进行随访,直到TRAE消失、恢复到基线或被认为不可逆转。不良事件(AEs)的严重程度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4.0版)进行分级。选择性不良事件被定义为具有潜在的免疫学原因,可能需要通过免疫调节药物进行治疗。
Nivolumab临床治疗数据
在本次分析的数据库锁定期(2019年5月8日,CheckMate017和2019年5月16日,CheckMate057),最小随访时间分别为64.2个月和64.5个月;相应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69.5个月和69.4个月,分别有50名Nivolumab免疫治疗患者和9名多西他赛治疗患者存活。
在汇总的CheckMate017/057人群中,nivolumab的OS仍然长于多西他赛(HR:0.68;95%CI,0.59至0.78)。nivolumab的汇总5年OS率为13.4%(95%CI,10.4至16.9),而多西他赛为2.6%(95%CI,1.4至4.5)。
鳞状组织学和非鳞状组织学的5年汇总OS率相似:nivolumab分别为12.3%(95%CI,7.4~18.5)和14.0%(95%CI,10.2~18.3),多西他赛分别为3.6%(95%CI,1.4~7.8)和2.1%(95%CI,0.9~4.4)。港安健康国际医疗指出,无论肿瘤的PD-L1表达情况如何,nivolumab与多西他赛相比都能继续观察到OS优势;PD-L1表达为1%的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18.3%(95%CI,13.0~24.2)和3.4%(95%CI,1.4~6.8),PD-L1表达为1%的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8.0%(95%CI,4.4~13.0)和2.0%(95%CI,0.5~5.3)。
与多西他赛相比,nivolumab的PFS率在一段时间内始终处于优势地位。nivolumab的汇总5年PFS率为8.0%(95%CI,5.4-11.2),多西他赛为0%。经Nivolumab治疗的患者在2年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0%和93.0%,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9.6%和78.3%。
在随访3-5年期间,31名接受过Nivolumab治疗的患者中有8人(25.8%)出现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其中7人出现了新的不良事件;1人(3.2%)的TRAE为3级,没有出现4级TRAEs。
港安健康温馨提示:5年后,Nivolumab与多西他赛相比继续显示出生存获益,OS率提高了5倍,且没有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这些数据首次报告了免疫治疗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随机III期试验的5年疗效。内地患者如有治疗需求,可联系港安健康国际医疗预约香港看病,使用进口新药治疗。港安健康已经为内地患者开通了前往香港就医绿色服务通道,能够为患者提供香港医院床位加急预约、检查治疗优先安排、香港专家多学科联合会诊、香港医疗签证办理等一站式就医服务。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处理)